相信很多人在洗头发的时候,都会发现自己会掉落很多的头发,对此不少人都感觉慌张,自己吓唬自己,觉得自己脱发了。但是,这就是事实吗?其实我们平时的掉发和脱发是有区别的。那么,掉发和脱发有什么区别呢?
首先,来看看什么是掉发?
大家要知道,头发和我们一样同样也是有生命的,在经历了一定阶段的成长之后,生长成熟后的头发就会停止生长然后自然的脱落。这是头发自然生长脱落的正常的现象,而且在头发脱落之后还会再重新生长出新的头发来,周而复始。
所以,头发也是有自己的一个生长周期的,分为生长期、休止期和脱落期三个阶段;通常情况下一根头发的生长期在2—7年左右,然后进入休止期,而休止期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,*后进入脱落期;这是头发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一般,健康的头发生长,大约有80%—90%的毛囊是在头发的生长阶段,10%—20%左右的在休止期阶段,而每天都会存在有“脱落期”的头发在掉落;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梳头或是洗头发的时候会有头发掉落的原因。
而这些掉落的头发,也会过渡到生长期阶段,然后在慢慢的生长出新的头发来。那么,如果每天掉落的头发不超过100根的话,这就是掉发而不是脱发;这时候,只要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正确的养护头发就可以了。
那么,什么是脱发呢?
脱发,就是平均每天掉落的头发超过100根,而且持续掉落在2—3个月以上的,或者是相比较以前有着明显的增加,那么基本上算是脱发了。
而出现脱发的情况有很多,比如说、雄性激素失衡、遗传、油脂分泌过旺、真菌感染、免疫力下降等等都是可以导致脱发问题的出现的。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出现有脱发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检查,进行治疗。(编辑:LL)